简介
有很多人说原型设计模式会节省机器内存,他们说是拷贝出来的对象,这些对象其实都是原型的复制,不会使用内存。这是不对的,因为拷贝出来的每一个对象都是实际存在的,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独立内存地址,都会被GC回收。如果就浅拷贝来说,可能会公用一些字段,深拷贝是不会的,所以说原型设计模式会提高内存使用率,不一定。具体还要看当时的设计,如果拷贝出来的对象缓存了,每次使用的是缓存的拷贝对象,那就另当别论了,再说该模式本身解决的不是内存使用率的问题。
原型模式本身解决的并不是内存使用率的问题,那么原型模式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?
在软件系统中,当创建一个类的实例的过程很昂贵或很复杂,并且我们需要创建多个这样类的实例时,如果我们用new操作符
去创建这样的类实例,这就会增加创建类的复杂度和创建过程与客户代码复杂的耦合度。如果采用工厂模式来创建这样的实例对象的话,随着产品类的不断增加,导致子类的数量不断增多,也导致了相应工厂类的增加,维护的代码维度增加了,因为有产品和工厂两个维度了,反而增加了系统复杂程度,所以在这里使用工厂模式来封装类创建过程并不合适。由于每个类实例都是相同的,这个相同指的是类型相同,但是每个实例的状态参数会有不同,如果状态数值也相同就没意义了,有一个这样的对象就可以了。当我们需要多个相同的类实例时,可以通过对原来对象拷贝一份来完成创建,这个思路正是原型模式的实现方式。
动机
在软件系统中,经常面临着某些结构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;由于需求的变化,这些对象经常面临着剧烈的变化,但是它们却拥有比较稳定一致的接口。如何应对这种变化?如何向“客户程序(使用这些对象的程序)”隔离出“这些易变对象”,从而使得“依赖这些易变对象的客户程序”不随着需求改变而改变?
意图
使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,然后通过拷贝这些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。
结构图
角色
在原型模式中,Prototype
通常提供一个包含Clone
方法的接口,具体的原型ConcretePrototype
使用Clone
方法完成对象的创建。
- 原型类(Prototype):抽象原型类,声明一个
Clone
自身的接口; - 具体原型类(ConcretePrototype):实现一个Clone自身的操作。
实现
1 | 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 |
实现要点
Prototype
模式同样用于隔离类对象的使用者和具体类型(易变类)之间的耦合关系,它同样要求这些易变类拥有稳定的接口。
Prototype
模式对于“如何创建易变类的实体对象”(创建型模式除了Singleton模式
以外,都是用于解决创建易变类的实体对象的问题的)采用原型克隆的方法来做,它使得我们可以非常灵活地动态创建拥有某些稳定接口的新对象——所需工作仅仅是注册一个新类的对象(即原型),然后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不断地Clone
。
Prototype
模式中的Clone
方法可以利用.NET中的Object
类的MemberwiseClone()
方法或者序列化来实现深拷贝。
优缺点
优点
- 原型模式向客户隐藏了创建新实例的复杂性
- 原型模式允许动态增加或较少产品类。
- 原型模式简化了实例的创建结构,工厂方法模式需要有一个与产品类等级结构相同的等级结构,而原型模式不需要这样。
- 产品类不需要事先确定产品的等级结构,因为原型模式适用于任何的等级结构
缺点
- 每个类必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
- 配备克隆方法需要对类的功能进行通盘考虑,这对于全新的类不是很难,但对于已有的类不一定很容易,特别当一个类引用不支持串行化的间接对象,或者引用含有循环结构的时候。
使用场景
在实际项目中,原型模式很少单独出现,一般是和工厂方法模式一起出现,通过clone
的方法创建一个对象,然后由工厂方法提供给调用者。
资源优化场景
- 类初始化需要消化非常多的资源,这个资源包括数据、硬件资源等。
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场景
- 通过
new
产生一个对象需要非常繁琐的数据准备或访问权限,则可以使用原型模式。一个对象多个修改者的场景
- 一个对象需要提供给其他对象访问,而且各个调用者可能都需要修改其值时,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模式拷贝多个对象供调用者使用。
NET中的ICloneable接口
微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原型模式的接口实现,该接口就是ICloneable
,其实这个接口就是抽象原型,提供克隆方法,相当于与上面代码中Prototype抽象类
,其中的Clone()
方法来实现原型模式,如果我们想我们自定义的类具有克隆的功能,首先定义类实现ICloneable
接口的Clone
方法。